文章竟说:这种做法不但有利于补充流动资金,缓解质押平仓风险,而且还会对股价形成利好,有利于延长企业有续期。
第二,经济增长减速,但是劳动力成本增长的速度仍然很快。而有很多政策扶持部门的企业不仅存在该垮台没垮台的软预算约束问题,相反在大家都不盈利的时候,它可能还在盈利,这就超出了软预算约束的范畴。
这与前面说的四个现象有什么关系?第一个现象,实际利率在上升,因为政策扶持部门所占的资源越来越多,包括资本,而市场部门能获得的资源就少了,政策扶持部门挤压了市场部门,使得市场部门的成本增加,也就是说,资本的成本增加了,因为大量资本用在了政策扶持部门,所以市场部门的实际利率就上升了。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经济增长在减速,而实际利率一直在上升。第四,劳动力成本在上升,却出现了通缩。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下降的时候,投资乏力,对资本的需求减少,实际利率应该下降。这四个通常教科书理论不能解释、在其他国家也难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中国特色,而要解释这四个现象必须研究中国的投资结构。
但是这样做,短期来看会导致增长率下降。对中国30多个省份、从1978年到现在的全要素生产的数据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和投资结构有明显的关系。后来,由于某种情况的变化,海南经济曾陷入一个低潮。
大开放倒逼大改革 大改革推动大发展 海南建省办特区30年来,一直在探索如何通过大开放,来倒逼大改革,并且通过大开放大改革来推动大发展。一个呢就是很欣喜,30年来,海南自己和自己比啊,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某些方面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真的能够在规划统一的前提下,土地利用统一、产业布局统一、环境保护统一、城乡建设统一、社会政策统一,那么海南的资源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所以那个时候呢,2000年一直到2008年,七、八年的时间,在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上,全岛上下日趋一致。
比如说金融制度创新,我们怎么能够在严格监管的背景下,金融资金进出基本自由。比如说,财税制度创新,怎么能够和国际上其他成功的自由贸易港相比较,建立一个对企业有相当吸引力的,不仅是对国内企业,而且对外来资本有相当吸引力的财税制度。
海南在发展道路上几经调整,依靠独特资源,闯出独具特色的道路。海南未来几年能不能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关键在于,以思想大解放创造改革开放的大环境,这样海南才大有希望,这样海南才加快发展。30年过去了,海南应该说是有历史性变化。比如一个红绿灯都没有,满街是跑的小蹦蹦车,经常缺水缺电、停水停电,大夏天的,搞得很难受。
当时买一张机票都很困难,进得来出不去,或者是出得去进不来,今天,应该说四通八达。所以思想大解放,改革大突破,对于海南是首要的。没想到这个地方,有些方面是相当落后。我想,海南下一步以行政区划体制调整为重点,改革我们的行政体制,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是极为关键的一环。
我们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自由贸易港,怎么才能吸引人家来?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而且高度开放的国际化营商环境,能够逐步做到货物进出基本自由、资金进出基本自由、人员进出基本自由,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海关监管体制。海南,给你明确了,未来发展的主题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贸易港。
第二,这个时候很重要的,需要我们把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作为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未来产业基础是什么?旅游、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也就是服务贸易为主导的发展,占领全球化新阶段,一个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来源:新华网 进入 迟福林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海南 。现在,在产业开放的基础上,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然后逐步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对海南充满了希望,未来的发展前景会更好。所以这个时候开始思考海南的出路在哪里,能不能寻求一个开放的新路子?所以98年之后开始探索,到2000年前后就提出了产业开放。这种时候,我们需要一系列的政策和体制的突破。以思想大解放创造改革开放的大环境 首先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开放大突破,当初,30年前我们来海南的时候,什么条件都很差,为什么十万人才能下海南,连吃和住都难以解决的背景下,这么多人才能下海南,就是奔着希望来的,就是因为那个时候有一个改革开放的激情,所以应该说现在更需要这种激情,怎么才能迸发出这种激情,需要进一步的解放思想,这种解放思想不是口头的,要突破各种各样利益的束缚,观念的束缚。以开放为先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 我想海南岛呢,应该按照服务国家战略目标,自由贸易港绝不是海南的自娱自乐,它首先要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所以它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重大决策。
那么今天的基础设施应该说是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我们不仅一般的基础设施跟全国差不多,而且有世界领先的环岛高速公路。海南,是中国改革开放一个重要的试验田
美国人似乎有点喜欢这种感觉,我感觉一年来他们的心态有了很大变化,最近他们管这种状态叫作:Out with the Old, In with the New,好像翻译成辞旧迎新比较合适。此次行动依据的是川普总统13771号行政命令,即每颁布一项新的法规,须取消两项旧法规,对象是针对无效、重复、过时的管制,并保持健康、安全的监管体系。
无数的人认为川普减税会导致极其严重的财政赤字,果真如此吗?美国财长史蒂文·努钦(Steven Mnuchin)的解释是:减税能促进经济增长,从而扩大税基,美国能为自己买单。第二,提升国税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性、可问责及透明度,以便家庭和企业不再担心在没有适当、及时、公平的通知前,其财产被没收。
第三,作为总统兴建基础设施计划的一部分,将简化审批程序,降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成本,并缩短审批周期。第一批机会特区已经于2018年4月9日设立,覆盖18个州,居住在欠发达地区的5200万低收入美国人将受益于此。推行属地制征税原则,即未来美国企业的海外利润将只需在利润产生的国家交税,而无须再向美国政府交税。第三,废除或减少过度管制,因为在美国人看来,管制也是税收,也在裁剪之列。
三、美国的减税进行时 在美国,减税的正剧并没有结束,川普总统还在做以下几件事: 一是启动春季议程(spring agenda):废除过渡管制(Deregulation)和推进有效的管制改革(responsible regulation reform)。川普总统兑现了他让我们的税收体系更为简化的承诺。
贸易赤字,90年代占GDP的1%,2016年增加到3.4%,其结果是就业的大量流失。事实上,在过去60年时间里,美国只有20世纪60年代末的一段时间的失业率维持在4%以下,以后一直没有出现过。
四、美国税改的启示 概括一下美国这次税改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条:第一,减税一定要真实,真的把整体税负降下来,包括企业的、家庭的、个人的,并且要用法律固定下来,像美国所做的那样,使经济运行在一种稳定持久的轻税机制之下。川普给企业减税还有一个很绝的政策,即企业新购设备的投资款项,可以100%计入成本,时间限定在2017年9月27日之后到2023年1月1日之前,此期间内企业所采购的有形资产(除房地产外)统统适用。
因为川普已经把1040表给改了,新的纳税申报表只有明信片大小,行列数只有15项,而原来是79项,一堆表格,光填写说明就有241页。目的是降低政府体制成本,为美国民众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激励增长和创新。减税法案通过4个月以来,有超过500家企业因减税而受益,很多企业宣布加薪、增加奖金等福利开支,惠及550万美国人,工资收入水平上升。不仅如此,从这天起,不仅美国个人所得税各层级的累进税率降低,而且免征额提高(单身者由6350美元提升至12000美元。
马克思在《道德化的批评和批评化的道德》中说:税收是用来扼杀君主专制的一条金锁链。这相当于政府提供无息贷款支持企业设备更新,是我见过的最直接鼓励企业投资的政策了。
他的减税、金融监管体系调整、贸易保护主义等等,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目标进行的。在现代社会,税收也从一个奇妙的角度推动着世界各国民主化的进程。
改革美国联邦税务系统(国内收入局IRS),改革目的:仅保持一个独特使命--纳税人服务(taxpayer service)。美国减税并非孤立事件,在它之前,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减税潮已然兴起:英国目前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19%,按照此前通过的法律,到2020年将降至17%,法国、日本、印度,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也都制定实施了自己的减税计划,说明各国(地区)之间制造业成本、国际贸易竞争以及税制竞争日趋激烈。
留言0